榫卯,一种充满中国智慧的传统木匠工艺。榫卯结构是古代传统木质家具、建筑的主要结构方式,凸出来的叫“榫”(榫头);凹进去部分叫“卯”(榫眼、榫槽),榫卯相契合,从而使木头与木头完美衔接,一榫一卯之间,凝结着的是中国几千年的传统家具文化的精髓。榫卯是古典建筑和家具之魂,通过榫卯结构,实现了“榫卯万年牢”的承诺。
早在7000年前新石器时代,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开始使用榫卯了,榫卯工艺经过不断地发展和再创造,技术和工艺都已经相当纯熟,中国传统家具特别是明清家具之所以达到今天的水平,与榫卯结构的运用有着直接的关系。正是这种巧妙结构的运用,也提升了中式古典家具的艺术价值,尤为国外家具和建筑艺术家们所赞叹。
榫卯结构是榫和卯的结合,是木件之间多与少、高于低、长与短之间的巧妙组合,这种组合可有效的限制木件之间各个方向的扭动,而铁钉连接就做不到。真正的红木家具,可以使用上百年,许多明清家具距今几百年了,虽显沧桑,但木质坚硬如初,如果用铁钉组合这样的家具,很可能木质完好,但缺由于连接的金属锈蚀、疲劳、老化等,而使家具散架。
榫卯结构并不是过去式。在当代家具制作与设计中,榫卯结构,仍然占有着重要的地位。然而,随着现代化机械生产的进步和人们对效率追求的提高,手工逐渐被机器代替,榫卯工艺的使用或许在时间、成本上显得不合时宜,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了解、欣赏并传承这种传统工艺的精工巧制,对传统工艺、传统文化抱有敬畏之心。
好的工艺需要传承,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努力。